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相关资讯
编号:10773435
扶正药业总经理:高位嫁接破解中药产业化的难题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11日 经济日报 周占华
     扶正药业前身为甘肃省定西制药厂,始建于1970年,是甘肃省科技厅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扶正药业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始终未从困境中摆脱出来。在北京海吉星公司控股之前,扶正药业负债率高达80%,生产时断时续,勉强维持经营。2003年11月,扶正药业由甘肃省医药集团下划定西市。2004年6月,定西市决定对外转让扶正药业2500万股国有股,北京海吉星公司收购全部出让股权,以控股股东的身份介入扶正药业。

    改制走出困境

    记者:2004年6月,北京海吉星公司经过竞争,以控股股东的身份介入扶正药业。作为扶正药业总经理,一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果?

    何东江:实际上重组扶正药业只有半年时间,但半年时间让扶正药业跨上了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总结起来,取得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上半年我们相继拿出1450万元归还银行贷款,补充企业流动资金500万元,这为确保2006年销售收入达到1.8亿元创造了条件。二是生产任务饱满,经营形势乐观。三是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品牌效应显现。5月初,扶正药业与新加坡三大中药材进口商之一的科艺集团达成合作意向,科艺集团成为扶正药业在新加坡市场的总代理。这为发挥品牌优势,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经验。四是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今年年初,扶正药业贞芪扶正系列产品获得国家原产地认证,成为西北地区首家获原产地认证的医药企业,也是国内医药行业三家获得原产地认证的企业之一。
, 百拇医药
    确定发展战略

    记者:扶正药业以往进行过大大小小的改革,但都被职工认为“换汤不换药”。针对这种情况,扶正药业是如何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的?

    何东江:针对扶正药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调整—夯实—大发展”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2005上半年,我们用了半年的时间“调整”公司内部管理结构、员工从业观念,初步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各项经营管理制度。一是着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成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健全岗位责任制,责权利统一,严格考核。二是严格财务管理,聘请了具有律师、注册会计师资格并有丰富经验的财务总监,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财务制度,明确审批权责。三是针对应收账款,公司成立了专门的清欠委员会,负责核实企业债权债务和资产。四是针对销售市场逐年萎缩的情况,从根本上采取措施,将营销中心确定在北京,今年上半年公司主导产品销售回款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改变了销售增长缓慢的窘境。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夯实基础,加大科研投入,为明年的“大发展”打基础。
, 百拇医药
    做强中药产业

    记者:按照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下一步扶正药业在发展甘肃中药产业工作方面,要做哪些工作呢?

    何东江:发展甘肃中药产业是扶正药业的责任。甘肃省是我国三大中药材产地之一,中药材品种在1500种以上,种植面积200多万亩,总产量20多万吨,其中属于国家382个重点品种范围的多达276种。当归、党参、红(黄)芪、大黄、甘草五大宗药材总产量更是占全国的95%、60%、50%、60%、25%。然而,这样的资源环境并没有培育出行业内具有绝对优势中药企业。除了投资环境欠佳外,缺乏真正具有战略眼光和实力的企业来整合市场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扶正药业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产业技术升级,充分发挥甘肃“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乡”、“中国黄芪之乡”的资源优势,形成“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为带动广大穷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发展地方经济做出自己的努力。, 百拇医药